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关于我们
    • 关于研究院
    • 组织框架
    • 院长致辞
  • 团队介绍
    • 科研人员
    • 行政人员
    • 访问学者
  • 新闻动态
    • 研究院新闻
    • 学术活动
  • 教育
    • 高级公共管理研修项目
  • 科研
    • 科研中心
    • 研究成果
      • 全球治理研究
      • 国际关系研究
      •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
      • 数字技术、经济研究
      • 企业研究
    • 科研动态
  • 基金
    • 项目简介
    • 项目内容
    • 奖学金
  • 招聘
  • 关于我们
    • 关于研究院
    • 组织框架
    • 院长致辞
  • 团队介绍
    • 科研人员
    • 行政人员
    • 访问学者
  • 新闻动态
    • 研究院新闻
    • 学术活动
  • 教育
    • 高级公共管理研修项目
  • 科研
    • 科研中心
    • 研究成果
      • 全球治理研究
      • 国际关系研究
      •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
      • 数字技术、经济研究
      • 企业研究
    • 科研动态
  • 基金
    • 项目简介
    • 项目内容
    • 奖学金
  • 招聘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研究成果
  • 国际关系研究
  • 【政策报告】黄平:俄乌危机下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以及中国的机遇和应对

【政策报告】黄平:俄乌危机下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以及中国的机遇和应对

2022-03-21 国际关系研究

摘要:能源产业是俄罗斯的经济命脉。俄乌危机爆发之后,西方对俄罗斯能源产业施加了一系列的制裁,涵盖市场、资金、技术、设备等各个方面。围绕能源,各国也在进行着激烈的政治博弈。总的来说,此次俄乌危机之下围绕能源的多方博弈充分体现在美国“一超”霸权逐渐衰落之际、传统中等强国(如德、法、沙特阿拉伯、伊朗、俄罗斯等)在国际政治场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正在凸显。我国外交的重点应跳出美国,充分利用各国政治博弈的窗口期,强化与中等强国的双边关系,为我国争取更大的地缘政治空间。首先,想方设法拉拢欧盟,分化欧美;其次,加强与OPEC 组织(特别是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深度能源合作和其他领域的挂钩;最后,在维持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同时,坚决避免与俄罗斯形成过度利益捆绑,避免形成中俄和西方阵营的二元对立态势,打破美国将国际秩序两极化的企图。

相关推荐

【政策报告】郑永年 郭海:美国中期选举后的对华政策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政策报告】郑永年 杨向峰:朝鲜核试验的可能性和中国的对策
【政策报告】郑永年 郭海:二十大后的中美关系展望及我国的对策
Copyright © CUHK-Shenzhen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40991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