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A科研动态【第21期】
【动态1】俄乌战争之下的俄欧能源博弈及对中国的影响
自2月24日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战火已持续半年有余。在过去几个月,由欧盟与俄罗斯在能源方面的制裁与反制裁引发的欧洲天然气供应的紧张局面,让能源危机成为关注的中心。9月初,俄罗斯完全停止通过“北溪1号”(Nord Stream 1)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紧接着受此次能源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德国宣布,在俄罗斯逐渐削减供气量的情况下仍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了10月份的天然气储存目标,并与邻国达成能源双边协议,计划在10月份达到过冬需要的95%的储气量——这意味着欧洲的能源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得到了缓解。同时,乌克兰发动反攻夺回部分领土,俄罗斯继而放弃之前在乌克兰只攻击军用设施的交战原则,对乌克兰民用基础设施热电站发动导弹袭击,正面战场又重回关注焦点。
9月21日,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加强核威胁并宣布“部分动员令”,试图在重大失利后重整攻势,这也意味着战争会继续僵持并存在升级的重大风险。那么,这次“闪电突袭”行动究竟还会持续多久?最终会以什么方式结束?哪一方能坚持到最后?从俄方来说,关键是看它的经济能支撑多久;从乌克兰这一方来说,棋手不动,棋子本身是难动的,乌克兰能坚持到什么时候要看美国期望达成的目标还有欧洲支持乌克兰的持续性。因此,想要分析这场能源博弈对中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持续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即将到来的冬季会不会成为冲突的关键节点?俄欧的能源博弈将怎样影响战争的走向?在当前局势下,欧洲和俄罗斯在经济外交方面的选择让中国面临怎样的处境?
“北溪-1”天然气管道
(图源:中新网)
【动态2】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科技脱钩
对华科技封锁和技术脱钩已经成为美国国内的战略共识,不会随着政党轮替而改变。我们必须对这一基本事实有清晰和准确的认识,抛弃不切实际的侥幸心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首先,要系统研究和梳理美国对华正在采取和大概率将继续加强的脱钩措施。其次,面对美国全方位和系统的脱钩举措,我们认为,“错位开放”和“精准挂钩”是要坚持的两大基本原则——我们要通过错位开放推进美国商品与中国市场、美国资本与中国产业的精准挂钩,同时与美国以外的国家进行深度科技挂钩和经济捆绑。
在具体的应对上,我们认为,应充分发挥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优势,让民企和国企在被围堵和“不自由”的全球市场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其中,民企应在对外开放中扮演主要角色,成为中国避免与世界科技前沿脱钩的中坚力量;央国企则应向国内收缩,以维系和加强国家安全为本,在不与民争利的前提下推进企业内部的市场化,形成企业内部的“联邦化”竞争,并在“军民融合”等关键领域以军事技术转化推动民用前沿技术“从0到1”的突破,充分释放我国军事技术能力的经济社会红利。
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完成第二阶段海试
(图源:中国船舶集团)
【动态3】中国如何引领国际秩序重建
今天,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疲软,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抬头,全球化浪潮正快速地向逆全球化转型。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美国霸权无以为继,中国、印度等金砖国家逐渐崛起,区域多极化趋势初显。再叠加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黑天鹅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与社会不平等问题。
二战以来形成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这是因为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下建立的,西方的价值观是国际秩序的主导原则:一方面国际格局与国际权力之间的不对称性阻碍了新兴国家参与国际公共品的供给,另一方面美国意图推进世界两极化制约了国际社会的合作。
国际秩序需要重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物质基础、有强烈意愿、且有丰富的国际事务参与经验,中国应发挥大国的引领作用,为国际秩序的重建提供“中国方案”。具体来说,中国应坚决维护并推动联合国体系的改革,继续推进、引领全球化进程,对美国提倡“加强合作、良性竞争、管控冲突”的策略,继续践行开放、包容、不针对第三方的多边主义,并在国际战略上做到三个平衡,引领国际秩序重建。
图源:摄图网
GBA Review 新传媒
编辑 | 冯箫凝 黄紫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