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研院每周科研动态【第8期】
来源:GCCS微信公众号
【动态1】欧盟“新阶段”对华政策研究
近来,欧盟对华政策文件频频发布:9月1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布盟情咨文,里面谈到相关中国的议题;9月16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欧盟印太合作战略》文件,其中包含大量与中国相关议题的方案与建议;同日,欧洲议会通过《新欧中战略》决议,提出要建立更加“进取、全面和一致”的欧中新战略;10月6日,欧洲议会高票通过“展望欧盟-美国关系”决议,强调欧盟要与美国就保护中国少数民族人权、降低南海、东海、香港、台湾紧张形势等问题寻求共识及合作的可能;10月21日,欧洲议会表决通过并公布首份“欧盟-台湾政治关系与合作”报告;11月3日,欧洲议会首次派遣官方代表团访问台湾。
欧盟近期如此密集地推出涉及和针对中国的政策文件,是否意味着在经历一段中美博弈后欧盟对华政策的策略和手段已形成“新阶段”?整体来看,欧盟对华政策还将保持在“合作-竞争-冲突”共存的框架内。双边合作还会继续深化,但在大国竞争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冲击下,欧盟对相互依赖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会更强调“开放性的战略自主”,即在保持接触的大前提下,降低对华经济依赖。同时可以预见,人权问题还会频繁地出现,但难以成为欧盟对华关系的中心议题。
关于中欧关系的走向,我们首先要意识到,中国对欧洲国家的研究依然不够深入,比如欧盟国家之间矛盾和复杂的关系,以及欧盟扩张后的利与弊。如何在以法德为代表的大国推进统一的欧盟对华政策的趋势下,对其内部各个主权国家“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如何在国际舆论场上把握主动权?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课题。
【动态2】为什么《鱿鱼游戏》能引起美国民众的共鸣?
韩国电视剧《鱿鱼游戏》于9月中旬由网飞公司在其平台推出后,四周内已被世界各国超过一亿一千万的观众收看,成为该平台历史上最卖座的电视剧。这一现象级的成功背后,有很多耐人寻味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例如,《鱿鱼游戏》为什么会在文化与东亚国家迥然不同的美国和其他许多西方国家大受欢迎?而很多美国民众为什么会在看了这部电视剧后表示感同身受?
该剧导演黄东赫表示,这个剧本的初衷就是希望创造一个用来刻画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并能反映其一些问题的寓言故事。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韩国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老年贫困、社会阶层固化等各种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些社会问题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被《鱿鱼游戏》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出来。而美国和很多西方国家的观众能对此剧产生广泛的共鸣,这说明了这些社会问题在这些国家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民经济的去工业化、金融化和虚拟化在新自由主义主导的一些西方国家里普遍发生,从而导致中产阶级数量萎缩、社会流动性下降、贫富不均日益严重。从这些社会问题与《鱿鱼游戏》中所反映出的韩国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耦合来看,该剧在很多国家的流行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