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关于我们
    • 关于研究院
    • 组织框架
    • 院长致辞
  • 团队介绍
    • 科研人员
    • 行政人员
    • 访问学者
  • 新闻动态
    • 研究院新闻
    • 学术活动
  • 教育
    • 高级公共管理研修项目
  • 科研
    • 科研中心
    • 研究成果
      • 全球治理研究
      • 国际关系研究
      •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
      • 数字技术、经济研究
      • 企业研究
    • 科研动态
  • 基金
    • 项目简介
    • 项目内容
    • 奖学金
  • 招聘
  • 关于我们
    • 关于研究院
    • 组织框架
    • 院长致辞
  • 团队介绍
    • 科研人员
    • 行政人员
    • 访问学者
  • 新闻动态
    • 研究院新闻
    • 学术活动
  • 教育
    • 高级公共管理研修项目
  • 科研
    • 科研中心
    • 研究成果
      • 全球治理研究
      • 国际关系研究
      •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
      • 数字技术、经济研究
      • 企业研究
    • 科研动态
  • 基金
    • 项目简介
    • 项目内容
    • 奖学金
  • 招聘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时事热评
两会聚焦 | 郑永年论2023两会:未来可期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首场记者会,简明阐述了“吃改革饭,走开放路”的施政思路,其基调稳健务实而又态度鲜明,令人对新人新政新貌充满期待。李强特别强调,政府在加强自身建设上,要真正做有创造力的执行者。全国两会和记者会上哪些信号需要特别关注?本文由IIA学术编辑组整理自郑永年教授的发言,从制度、人事和政策三个视角解读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供读者参考。
2023-03-14
俄乌观察 | 郑永年:俄乌战争一周年,美国是否“不战而胜”?
导读 · 2023.02.23 俄乌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世界尤其是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从俄罗斯向乌克兰首都基辅投下第一颗导弹那一天算起,这场战争整整持续了一年,目前还没看到结束的端倪。这一年,我们通过媒体的报道,看到了俄军从上半年的“多线进攻”到“占领顿巴斯”再到下半年的“守城斡旋”,战争已经不再依循俄方的计划而行,而是按照自身的逻辑演进。普京作为这场战争最初的主导者,他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 虽说战争是以俄乌的名义进行,实际上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给予了乌克兰极大的支持,拜登又是否真的如此“英明神武”,促成了“两大团结”并且“不战而胜”?本文通过观察俄罗斯和美国的得失,对战争的走向进行推演。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这场战争中吸取哪些教训?本文内容由郑永年教授与IIA学术编辑组就“俄乌战争一周年”为话题的讨论内容整理而成,供读者参考。  
2023-02-23
IIA报告|全球气候治理危机与中国气候外交的应对之道
面对持续恶化的气候问题,去年11月2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沙姆沙伊赫大会(COP27)在全球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中落幕,峰会上各国达成了有限共识,但无助于全球温控目标的达成。本报告认为,全球气候治理朝着“脱实向虚”的方向发展。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气候治理的“政治化”,体现在西方绿色力量在全球气候治理和谈判中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气候治理的“道德化”,体现在气候议题将更加关注“公正转型”与“下一代”等问题。
2023-02-14
郑永年:“气球事件”与中美关系前景
2023年2月上旬,一艘中国民用气象无人飞艇意外进入美国领空事件持续发酵,中美之间过去三个月稍微缓和的关系重新变得紧张。“气球事件”被美方大肆炒作,尽管只是一个“气球”引起的摩擦,但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中美关系。“气球事件“何处去?本文由IIA学术编辑组根据郑永年教授的相关观点整理而成。
2023-02-10
贡森:关于中国智库往何处去的思考
2022年12月24日,“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十周年庆典暨高端交流会”以线上方式举行。浙江(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贡森教授受邀参加,并在“中国智库往何处去”圆桌会议上发表关于中国智库研究的演讲。本文内容整理自贡森教授的发言全文。
2023-02-09
IIA报告特辑|郑永年:房地产的出路在哪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房改掀起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化的大潮,使得房地产业在后二十年不断迅猛发展。然而,在房地产业成为拉动内需的火车头的同时,也暴露了“房价暴涨”“土地财政”等顽疾,更催生了“强拆”等严重的次生问题。当前房地产行业惊雷未定,“房住不炒”政策未见明显成效,房地产的出路究竟在何处?昔日辉煌是否能重演?
2023-01-24
于洪君: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对世界变乱交织的挑战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我们如何在风雷激荡、沧海横流的世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并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成为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本文由IIA学术编辑组根据 于洪君 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主办的百川论坛——“第二届中国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评估:如何实现亚洲的持续和平?”2022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2023-01-17
新年卷首语 | 郑永年:2023再出发
2023新年伊始,如何推动我国经济再出发,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本文简要回顾了市场上流行的经济发展思路,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严峻挑战。作者认为,发展本身帮助我们解决了大多数问题。如果我们今天仍把头埋在问题堆里,思维会变得碎片化。因此作者强调,要把重点拉回到“发展”两字上,“问题”会在“发展”中得以解决。过去中国成功的经验依靠的是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那么下一步也要依靠改革和开放来重振经济。
2023-01-01
国际事务研究院祝您新年快乐!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2023已经到来,感谢您一直以来的陪伴,国际事务研究院祝您和家人新的一年平安喜乐,幸福安康!
2023-01-01
全球法治观察 | 新冠医药虚假宣传如何惩治?
后疫情时代,消费是经济社会需求端的最终体现,是支撑后疫情时代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如何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消费潜力的提升?本篇观察,从立法与执法的角度,简要分析了美国惩治新冠药品虚假宣传的实践经验。期待为我国在后疫情时代,从法治和合规的进路,进一步规范新冠医药用品市场,打击虚假宣传销售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消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端的基础性与支撑性作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2022-12-30
【湾区快评】黎晨:全球化大变局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全球化大变局的冲击,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保持对地缘政治博弈和金融安全博弈的充分敏感性。
2022-12-29
郑永年:统筹三大基建,实现三农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的农业发展做了非常大篇幅的论述,相较于十九大报告,二十大报告更强调农业发展。我认为,既然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那么“三农现代化”也是个重大命题。2022年12月16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参加广东省委常委王瑞军主持的广东三农座谈会并发表演讲,本文由IIA学术编辑组根据郑永年教授的讲话整理并扩充而成。
2022-12-28
郑永年:人才高地建设与中国的科技现代化
如何通过人才高地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如何看待人才高地建设与中国的科技现代化之间的关系?11月26日,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召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受邀参加并发表主旨报告《二十大与中国的科技现代化:从人才高地建设的视角》。本文内容由该报告编辑和整理而成。
2022-12-26
贡森:融通三方面资源,构建中国社会建设理论
按照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权责观的论述以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吸收中国儒家倡导的士大夫担当精神以及自立自强的传统美德,借鉴发达经济体社会建设的经验教训,本文提出“关键少数有担当、普通群众能自强”的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理论框架和基本思路,以及三方面的政策建议,供读者参考。
2022-12-22
【湾区快评】港中大研讨会“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创新:‘双循环’战略下的区域融合发展” 纪要(三)
如何更好地发挥大湾区现有优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区域融合发展?这就需要大湾区进行“智慧”整合,并针对全球、国家和地方的新情况展开政策创新。在此背景下,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CCS)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事务研究院(IIA)联合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创新:‘双循环’战略下的区域融合发展”主题研讨会于11月5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康本国际学术园成功举行,就大湾区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展开了深入讨论。本文内容为研讨会纪要的第三部分。
2022-12-20

分页

  • 首页  首页
  • 前一页  上一页
  • 页面 1
  • 页面 2
  • 当前页 3
  • 页面 4
  • 页面 5
  • 下一页 下一页 
  • 末页 尾页 
Copyright © CUHK-Shenzhen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40991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