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关于我们
    • 关于研究院
    • 组织框架
    • 院长致辞
  • 团队介绍
    • 科研人员
    • 行政人员
    • 访问学者
  • 新闻动态
    • 研究院新闻
    • 学术活动
  • 教育
    • 高级公共管理研修项目
  • 科研
    • 科研中心
    • 研究成果
      • 全球治理研究
      • 国际关系研究
      •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
      • 数字技术、经济研究
      • 企业研究
    • 科研动态
  • 基金
    • 项目简介
    • 项目内容
    • 奖学金
  • 招聘
  • 关于我们
    • 关于研究院
    • 组织框架
    • 院长致辞
  • 团队介绍
    • 科研人员
    • 行政人员
    • 访问学者
  • 新闻动态
    • 研究院新闻
    • 学术活动
  • 教育
    • 高级公共管理研修项目
  • 科研
    • 科研中心
    • 研究成果
      • 全球治理研究
      • 国际关系研究
      •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
      • 数字技术、经济研究
      • 企业研究
    • 科研动态
  • 基金
    • 项目简介
    • 项目内容
    • 奖学金
  • 招聘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研究成果
  • 国际关系研究
  • 【政策报告】魏媛媛:中美金融冲突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

【政策报告】魏媛媛:中美金融冲突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

2021-08-25 国际关系研究

摘要:滴滴事件后,中美两国金融冲突不仅在中美两国的资本市场上引发关注,也进一步影响了国际资本市场,对中美经贸关系和中美关系造成了更精准化的影响。紧接着,最近中国“双减政策”对教育培训机构的整顿也对外国资本投资中国的热情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华尔街投资者们认为,继贸易战、科技战、网络战之后,中美在金融领域的博弈升级,中美资本市场开始“脱钩”,金融战已经拉开了序幕。中美金融冲突已经产生如下几种主要的影响:一是中概股公司成为“众矢之的”;二是外国资本对中国的投资进入减速期和观望期;三是华尔街的地位变得不再重要;四是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将变得更重要;五是中美资本市场紧张局势对外国资本“引进来”和中国资本“走出去”均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金融战或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美竞争博弈的主旋律。因此,中国需要做好准备以应对美国接下来的一系列金融政策,做好系统性应对方案,健全中国金融制裁政策框架以防范美国输入型金融风险。同时需对我国政策对中美金融领域的影响做出评估,避免市场的误判带来风险。

相关推荐

【政策报告】郑永年 郭海:美国中期选举后的对华政策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政策报告】郑永年 杨向峰:朝鲜核试验的可能性和中国的对策
【政策报告】郑永年 郭海:二十大后的中美关系展望及我国的对策
Copyright © CUHK-Shenzhen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4099122-1号